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
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
2009年10月13日,一位百岁老人在北京溘然长逝。
他的离去,标志着新中国最后一位开国上将走了。
这位老人,就是吕正操。
他的一生横跨了晚清、民国和新中国,长达106个春秋(虚岁)。
当人们试图用宏大的词汇去概括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时,吕正操自己却摆了摆手,用最朴素的语言总结为三件事:“打日本,管铁路,打网球。”
展开剩余88%“打日本”:一个东北汉子的血性抉择
吕正操最得意的事,是“打日本”。
这份得意,源于一个东北人刻骨铭心的家国之恨。
1904年,吕正操出生在辽宁海城的一个村庄,村旁就是日俄战争后被日本人霸占的南满铁路。童年的吕正操,亲眼目睹了日本军警的飞扬跋扈,乡亲只因过铁路便被砍伤的惨状,在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。他将原名“吕正超”改为“吕正操”,就是立志“操练好了,好打日本鬼子”。
这份初心,贯穿了吕正操的军旅生涯。
18岁加入张学良的东北军,因才干出众,吕正操很快成为张学良的副官和秘书。
然而,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,东北军不战而退,3000万父老乡亲沦于敌手,这对吕正操是巨大的刺痛。他虽随军入关,但内心对“不抵抗”政策充满了愤懑。
真正的转折点,发生在1937年。
卢沟桥事变后,全面抗战爆发。时任国民党军第53军691团团长的吕正操,眼看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,犹豫观望,他内心的怒火终于压不住了。
1937年10月14日,在河北晋县小樵镇,吕正操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终身命运的决定。
他召集全团官兵,毅然宣布脱离国民党军,将部队改编为“人民自卫军”,竖起了共产党在冀中平原的第一面抗日大旗。
冀中平原一马平川,无险可守,在军事上是“死地”。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可以长驱直入。但吕正操和他领导的部队,硬是在这片“死地”上,创造了平原游击战的奇迹。
他们发明和推广了“地道战”、“地雷战”、“麻雀战”等战术,将日军的据点分割包围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
电影《地道战》中的许多情节,原型就来自吕正操领导的冀中军民的创造。
当年,张学良在美国与吕正操重逢时,还笑着打趣他:“你叫地老鼠。”
这句玩笑话,正是对吕正操当年在冀中开展地道战最形象的概括。
在最残酷的1942年日军“五一大扫荡”中,吕正操曾一天指挥五场战斗,手臂被子弹擦伤仍不下火线。
他和他领导的部队,像一颗钉子,死死地扎在敌人的心脏地带。毛泽东亲笔题词,称赞他们是“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,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”。
“打日本”,对吕正操而言,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用鲜血和智慧践行的誓言。
“管铁路”:从战神到建设者的无缝切换
如果说“打日本”是为国家求生存,那么“管铁路”就是为国家谋发展。
1949年后,戎马半生的吕正操脱下军装,调任铁道部。这一转变,让很多人感到意外。
但对吕正操来说,这只是战场的转移。他深知,“铁路修不通,国家的腿就迈不开”。他把连接全国的“断头路”,比作又一场“打游击”。
他主政铁路系统期间,最大的挑战莫过于“西南铁路大会战”。
当年,外国专家断言,成昆铁路西线是“筑路禁区”。但吕正操和数以万计的铁道兵、工人们,偏要向这个禁区发起挑战。
作为总指挥之一,吕正操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。他深入险恶的工地,和工人们同吃同住,睡在简陋的工棚里,亲自勘察线路,研究方案。
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“吕司令”或“老吕”。他把当年指挥打仗的劲头,全部用在了修铁路上。
在“文革”期间,吕正操遭到诬陷,被关押长达7年,肋骨都被打断了两根。身陷囹圄,他仍在墙上偷偷画铁路草图。
1975年,在邓小平的点将下,吕正操复出,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成昆铁路的进度。当得知铁路早已通车时,他激动不已。
随后,他立即重返铁道兵,继续为铁路建设奔波,甚至在工地上摔伤膝盖也毫不在意。
“打网球”:百岁人生的豁达与坚韧
“打网球”,这第三件事听起来最轻松,却最能体现吕正操的人生态度。
这项爱好,他从战争年代一直坚持到90岁高龄。
在炮火纷飞的冀中,他就在村头的打麦场上拉起网子打球。和平时期,网球场更是他锻炼身体、磨练意志的地方。
这项运动,不仅仅是爱好,更是一种哲学。
它代表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豁达、一种面对任何挑战都从容不迫的坚韧。
吕正操一生起落,从张学良的红人,到共产党的秘密党员;从战功赫赫的将军,到“文革”中的阶下囚;再到官至副国级的领导人。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,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和强健的体魄。
这份豁达与坚韧,也体现在他晚年的另一件大事上——与张学良的重逢。
1991年,87岁的吕正操专程飞赴美国,探望已获自由的张学良。
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双手紧握,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隔阂与思念。
吕正操带去了邓颖超的亲笔信,也带去了故土的问候。张学良在回信中写下“定当踏上故土”的愿望,虽最终未能成行,但这次会面本身,已是历史性的和解与慰藉。
在交谈中,张学良说:“我可迷信了,信上帝。”吕正操则笑着回答:“我也迷信,信人民。”
简单的对话,道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,也折射出吕正操一生力量的源泉。
吕正操活到了106岁(虚岁),是中国最长寿的开国上将。
他打网球到90岁,打桥牌到97岁,游泳到98岁。
他的一生,就是一部鲜活的中国近现代史。
他用自己的选择,回答了时代提出的一个个难题。当民族危亡时,他挺身而出,血战沙场;当国家建设时,他俯首躬行,铺路架桥;当历尽沧桑后,他笑看风云,活得通透。
来源:开国将军抗战录|吴东峰:吕正操将军冀中杀敌威名扬
2025-09-03 13:56·新民晚报
来源:开国将军抗战录|吴东峰:吕正操将军冀中杀敌威名扬
2025-09-03 13:56·新民晚报
发布于:河南省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